?適用范圍
本技術適用于外來入侵的浮游動物食性魚類占主導地位、生物控藻能力較 弱的云貴高原湖泊。
基本原理
魚類是湖泊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重要生物類群,處于食物鏈的上端。以水質保護和 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健康為目標,將放養(yǎng)和捕撈作為洱海食物網操縱和魚類群落結構調控 的重要手段?;阢y魚、鰕虎魚、鰱、鳙等關鍵魚類生態(tài)學和生態(tài)功能評估,
建立了不同生態(tài)位魚類調控的技術參數(shù)。根據食物網理論,大規(guī)模捕撈浮游動 物食性的銀魚和鰕虎魚,可以大量增加浮游動物;浮游動物或藻食性鰱/鳙魚的 大幅度增加,可以有效控制浮游植物過度繁衍,減少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,
從而有利于提高水體透明度,防止藻類水華發(fā)生。
工藝流程
在洱海放流適量的鰱/鳙魚,用以直接攝食浮游藻類,從而防控或減少藻類 水華發(fā)生強度。大約經過 8 個月(3- 10 月)的生長,放養(yǎng)的鰱/鳙魚可達到商品 魚規(guī)格,此時可捕撈上市。
通過捕撈調控,大幅度減少洱海銀魚、鰕虎魚等以浮游動物為食的小型魚 類現(xiàn)存量,通過食物網下行效應,可導致浮游動物增加,浮游植物減少,有利 于水質改善。
在洱海放流適量的春鯉、杞麓鯉等中下層棲息的土著魚類,用以攝食水體 中有機碎屑,既能增加生物群落多樣性和穩(wěn)定性,又能增強水體自凈功能。
關鍵技術或設計特征
鰱/鳙增殖放流與捕撈管理。放流時間: 11- 12 月或翌年 1-2 月;放流規(guī)格: 鰱為 50-80 g/尾,鳙為 150-200 g/尾;放流量:鰱為 750- 1000 g/667m2 ,50-80 g/667m2 ;捕撈時間: 每年 10- 11 月;最小捕撈規(guī)格: 鰱 500 g/尾,鳙 1000 g/ 尾。
以浮游動物為食的小型魚類控制技術。捕撈時間為 7-8 月,銀魚捕撈量為 2.37 -2.89 kg/667m2/年,鰕虎魚為 3.94-5.26 kg/667m2/年。
重要土著魚類增殖放流。放流時間: 11- 12 月或翌年 1-2 月;放流規(guī)格:魚 全長 15-25mm;放流量:春鯉 1-4 尾/667m2 ,杞麓鯉 2-6 尾/667m2。
上一篇: 城區(qū)河流水質凈化與生態(tài)修復集成技術
下一篇:洱海水生植被防退化技術